吃過飯,一行人退了房間,同時領到了當天的生活費。
導演說:“昨天的晚飯是四百六,當時你們剩下三百一,飯錢不夠找節目組借了一百五,所以今天的生活費少一百五。”
導演又說:“今天回森林小屋,住宿費還是跟之前一樣,按一人一天一百來算,你們要向節目組交八百的住宿費,扣掉住宿費和借款,剩下六百五是你們今天可以支配的錢。”
張墨拿著六百五十塊發愁,“這點錢夠我們八個人吃兩頓嗎?”
昨天他們一頓飯就花了四百多,現在六百五要解決兩頓飯,實在難為這些嘉賓了。
其他人跟著犯愁。
江棠提議,“既然我們來了鎮上,不如去菜市場買點菜回去。這邊的農戶大多數自給自足,每天會到菜市場賣些吃不完的新鮮蔬果,價格實惠,還能講價,六百五肯定能買很多。”
葉鬱薇:“有道理,之前在山裡買菜不方便,現在我們有車,在這邊買回去,比在節目組那裡買劃算。”
事實也是如此。
他們來到菜市場才知道,什麼叫人間煙火,什麼是正常物價。
八個人買了幾大袋,各種蔬菜水果肉類家禽水產,應有儘有,零零總總加起來冇超過五百塊。
一行人逛得開心,買得也開心。
就是偶爾要抱怨一句,“這麼看來,節目組是真的坑,這邊青菜兩三塊一斤,節目組給我們算八塊,翻三四倍啊!”
“節目組安排工作人員下山采購,再運上山,需要一些人工成本和運輸成本,價格高一點正常。”
“不過三四倍……”
“……”
是有些離譜。
張墨找到導演協商,“山裡出行不方便,以後這兩輛車給我們用,行嗎?”
導演:“可以,油錢你們自己付。”
張墨思考了一下,“行。”
加一次油四五百塊,能跑七八百公裡,山裡到鎮上二十幾公裡,能跑十幾個來回,怎麼算都不虧。
開車下山買菜的事,就這麼定了。
之後幾天,四對嘉賓輪流下山,剩下的人,打掃衛生和做飯。
日子一天天過去,很快,導演宣佈他們即將結束淮城之行,出發去下一站。
離開淮城前,嘉賓們決定在森林小屋煮一次特色火鍋,給淮城之旅畫一個完美的句號。
導演告訴他們,淮城的菌子很有名,可以煮菌菇火鍋,但有些菌子的價格很貴,節目組資金有限,如果嘉賓想煮菌子,隻能自己去山裡采摘。
這話聽起來像是在給大家建議,實際上,節目組早就安排好嘉賓撿菌子的路線,什麼菌菇火鍋,不過是個由頭。
最重要的是,要讓嘉賓們體驗撿菌子的過程,讓他們在陡峭崎嶇的山林中,碰撞出火花,製造出矛盾,這樣節目纔有看點。
嘉賓出發前,對撿菌子還是很感興趣的。
尤其是江棠和沈嘉雨,她倆是衝浪達人,平時冇少在網上看博主撿菌子,這次能親自體驗一回,彆提多興奮,一路都在討論哪些菌子能吃,哪些菌子有毒。
什麼“紅傘傘白杆杆,吃完一起躺闆闆”,聽得人頭皮發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