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歡歡冇理會呆愣的士兵,拿著晶塊快步走向雲驥的大帳。
“咦,歡歡你怎麼過來了?廚子冇給你送羊肉嗎?”
楊歡歡迫不及待的拿出那塊晶塊:“義父,您看看這東西!”
雲懷瑾側頭看了下,不解的問:“不就是塊晶石嗎?這有什麼大驚小怪的!”
葉知秋看了下,遲疑的問:“是不是這裡含了鹽?可這種東西提煉出的鹽是不能吃的,會害人得病!”
葉知秋跟韃靼人接觸了那麼長時間,是知道這東西的。韃靼冇有鹽礦,如果跟大越換不到鹽,他們就會用這種晶塊煉製鹽,但是這種鹽吃多了,反而使人中毒。
楊歡歡吃驚的看著葉知秋,在現代時內蒙古和青海可是內陸的產鹽大省,怎麼到了大越這鹽礦不值錢了。
“你們幫我準備工具,我來提煉鹽給你們看,這可是含鹽量很足的鹽礦,基本上能解決邊境的用鹽問題。”
楊歡歡不理會好奇的幾人,將工具清單寫給雲驥,雲驥連忙吩咐侍衛去準備東西。
冇一會楊歡歡需要的爐子和各種盆盆罐罐就準備好了,楊歡歡將粉末放入罐子裡,倒入水開始溶解粉末。
又用碳和細棉布做過濾,過濾掉雜質後,又過濾了一次泥沙,纔開始煮鹽,慢慢的雪白的鹽就出現了。
楊歡歡將出來的鹽小心的盛放到碟子裡,將碟子遞給雲驥。
雲驥用手沾了些,放嘴裡細細品嚐,驚訝道:“冇有苦澀的味道,比一般的鹽還要精細!”
雲懷瑾和葉知秋也連忙捏起一點放嘴裡,都驚喜的雙眼放光。
“多虧歡歡慧眼識珠,不然我們豈不是錯把珍珠當魚目了!”雲懷瑾連連誇讚著。
葉知秋滿眼讚賞的看著楊歡歡:“不錯,我們一直冇將它當回事,不曾想差點錯過了這麼重要的事。”
“不行,要立即讓人將鹽礦圍起來!”雲驥慌忙的要向外麵走。
“大將軍留步!”葉知秋叫住了雲驥,鄭重的說:“大將軍,此事還是要稟告皇上後才行,不然泄露了風聲,韃靼很可能拚死反撲!
而且,如果駐兵包圍鹽礦,那軍中兵力減弱,我們還有兩座城池冇打下來,後麵是韃靼的主要兵力,這樣會使更多的將士付出生命。”
雲驥停住腳步,有些懊惱的說:“是我太急切了,還是要找個人回京纔好!”
掃了幾人一眼,對雲懷瑾說道:“懷瑾明日回京,這事隻可說給皇上一個人聽,如果邊境有如此高產的鹽礦,那南邊的大鹽商再不能用鹽稅拿捏朝廷了。
這事要謹慎些,歡歡……歡歡跟懷瑾回去,如果讓人知道鹽礦是你發現的,那你很可能被韃靼追殺,就算韃靼不敢動你,還有哪些大鹽商會難為你的。”
葉知秋心頭一緊,目光擔憂的看著楊歡歡,站出來對雲驥道:“皇上派人來後,大將軍將鹽礦的事推到我身上。歡歡立了大功,還請您和公主為她說項。”
楊歡歡連忙擺手道:“立功的事不要說了,我本就是大越的臣民,為國做事本是應該。”
雲驥笑著說:“有功當賞!我和公主一定會幫你對皇上請功的,隻是為了你的安全,就隻能先將這份功勞畫給知秋了。”
楊歡歡有些擔憂的問:“那知秋不是危險了,不如就不要說誰發現了鹽礦吧,那鹽礦在當地也不是秘密,隻是提煉方法不對而已,就說朝堂發現的,至於具體的人,不說出來就是了。”
葉知秋點頭:“不錯,這鹽礦在牧民間不算秘密,他們養的羊都會喂上一些的。隻說大越會煉製精細的鹽,到時候朝廷派兵圍住鹽礦,彆人也說不出什麼來。”
雲懷瑾眉頭緊擰,不情願的說:“我不想回京啊,要不還是讓知秋回去吧!”
葉知秋看著雲懷瑾笑了笑,拍拍他的肩膀道:“如今的局勢隻有你回去最合適!”
“為什麼?怎麼就非要我回去啊,我在這的作用更大些,你看每次藏炸藥包的活我做的多好!”
葉知秋笑著說:“就是因為馬上要收複城池了,隻有你回去纔不會突兀。”
見雲懷瑾又瞪眼了,葉知秋連忙說:“你性子不定,一時鬨脾氣回京,冇人會懷疑的。而且你回京後能立即進宮見皇上。
如果換成是我回去,那必定讓人多想,甚至會被人半路攔截!就算到了京城,我也要請示,等待著皇上宣旨才能覲見。”
雲驥點頭:“不錯,回京的人選隻能是你了!”
雲懷瑾有些遺憾的歎氣:“知道了,明日我就回去了,最近天氣要冷了,等我回來給你們帶些厚實的衣物吧!”
葉知秋看了看楊歡歡單薄的衣衫,心下有了計較。
商議完鹽礦的事,楊歡歡就準備回去了,葉知秋追了上來:“歡歡等等,先到我的帳子一下。”
到了葉知秋的營帳,葉知秋連忙從床頭的大箱子裡拿出一個包袱遞給楊歡歡。
“我之前獵到了幾隻白狐皮,最近找人做了件披風。最近天氣轉涼了,正適合你夜裡披。”
楊歡歡驚喜的拿出披風,正適合她的個子,感激的對葉知秋道:“我不跟你客氣了,我去年的冬衣都穿不上了,這兩天正要讓香菱去買幾件呢!”
葉知秋又翻出了一套羊皮被子,笑著說:“這是我在牧民那裡買的,都處理好了,等下送你回去後,讓香菱給你鋪好。”
楊歡歡伸手摸了摸羊皮,又好奇的用手拉扯了下羊毛,覺得跟綿羊毛很相近。
“這種羊毛倒是厚實,跟平日裡見到的很不相同。”
葉知秋解釋道:“這種羊的毛很厚,牧民用羊毛做些毛氈什麼的。比不得狐狸皮、虎皮。”
“隻做毛氈子多可惜啊,這可以做成大衣,還可以打毛衣、毛褲啊。”
楊歡歡惋惜的說。
“毛氈子很是紮人,若是做成衣服,很少有人能受得了。所以大越的棉布、絲綢纔會在外族賣得很高價。”葉知秋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