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二姑家,陳喬玉徑直去了上次住過的那家招待所。
到了招待所,前台的姑娘居然還認識陳喬玉,熱情地打招呼:“這回你一個人來的啊?”
陳喬玉笑道:“是啊,來省城看親戚。”
陳喬玉一邊把介紹信遞給前台姑娘查驗身份,一邊打量著招待所的境況。
才半年多,招待所的生意明顯更好了。
前台的姑娘聽陳喬玉這麼說,也是笑意盈盈:“是啊,現在出門的人多,介紹信也好開,生意比去年翻了好幾倍。”
陳喬玉既羨慕又高興,不管書上說的什麼樣,她總是要親眼看到她所在的世界變得更好纔會安心。
省城的風氣變化比鎮上和鄉下迅速多了。
不光招待所的生意好了,連帶著招待所周邊都比從前熱鬨幾倍。
去年陳喬玉和大舅青楊他們一起吃過的那家國營飯店,現在擴大了兩個店麵。
一溜三間門頭,看著十分氣派。
不僅國營飯店的生意好,附近的小攤小販也多了起來。
好多人都挑著擔子、推著車子、挎著籃子在招待所門口售賣。
比起來陳喬玉他們在鎮上夾起尾巴的小心謹慎,省城的人大膽多了。
陳喬玉他們不敢公開喊價,怕被彆人扣上投機倒把的帽子,隻敢在彆人上前來問的時候小聲說價。
但省城的攤販就大膽多了,站在招待所門口,直接招呼還在辦登記手續的陳喬玉。
“姑娘嚐嚐我們家的肉夾饃吧?便宜好吃 ,隻要兩角錢。”
兩角錢?
那是不貴,比陳喬玉他們賣的炸醬麪還便宜一點。
陳喬玉見前台姑娘還有好一陣忙活,就走到門口跟攤販攀談起來。
“你們這個賣兩角錢能掙到錢嗎?”
陳喬玉做多了生意,現在對成本也是瞭解的,大米現在是一毛多一斤,麪粉還要再貴一些,豬肉一般是七毛八左右,老母雞一塊三一斤。
他們那個炸醬麪的攤子,如果不是陳喬玉先“墊資”進去,還真不一定能掙錢。
如今賣東西的人分成涇渭分明的兩派。
一派是國營、集體為主的,像是供銷社、國營飯店。
顧客要好生哄著陪著才能從人家手裡買到東西,賣家是天。
另一派則是如今束手束腳又躍躍欲試的私營小攤小販,但凡隻要有人買東西,那就是笑臉相迎的。
所以人家聽陳喬玉問,倒是也不著急,畢竟他們現在也算是第一批的先鋒,找他們打聽的人多了去了。
陳喬玉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小攤販很實誠地說:“要說多肯定多不了,但確實能掙到錢。”
就算麪粉三四毛錢一斤,一個肉夾饃的饃饃也就用個幾分錢的量。
豬肉七八毛一斤,肉夾饃裡能放多少?肯定是摻著豆乾跟彆的菜一塊兒的,也就不到一毛的成本吧。
算下來一個肉夾饃能掙個三四分錢吧,其實也就是個苦力錢。
但隻要肯下功夫,一籃子肉夾饃三四十個,也能掙一兩塊錢。
像是招待所這種地方,趕上生意好的時候,輕而易舉賣個兩籃子三籃子,不費事兒。
陳喬玉點點頭,是這個理,城裡的工人多,還是捨得花錢的,薄利多銷,總是能掙到錢的。
都說了半天的話了,陳喬玉也體諒彆人的辛苦,買了一個肉夾饃,還順帶著買了旁邊一個攤販的鹵肝。
見賣肉夾饃的攤販用報紙包肉夾饃,陳喬玉連忙從自己的揹簍裡把飯盒拿出來。
“不用包了,直接放飯盒裡吧。”
飯盒裡原先裝的是付老師給她準備的雞蛋和包子,陳喬玉在路上吃完了,現在正好用來裝肉夾饃和鹵肝。
她現在也算半個“講究人”了,報紙上有油墨,不能包吃的道理她還是知道的。
不過她也不會討嫌地去跟人家說--畢竟現在的大潮流就是用報紙包吃的。
瓜子花生這些有殼有皮的還好說,肉夾饃跟鹵肝這樣的熟食還是儘量避免。
人家小攤販也不知道陳喬玉是怎麼想的,心裡還尋思這姑孃的飯盒還挺光亮的,看著是新買的吧。
陳喬玉裝好東西,正好招待所的前台姑娘也登記好了她的介紹信。
這次陳喬玉一個人來的,不敢自己住一個房間,正好招待所有那種全是女賓的大通鋪。
一個房間裡兩排通鋪,能住八個人,還便宜一些,陳喬玉就要了一個鋪位。
前台姑娘辦好手續,給陳喬玉指路,還提醒她:“住通鋪就要小心東西,要是有貴重的東西可以放到前台,安全一些,出門辦事兒也能把行李放前台。”
陳喬玉點點頭,她又發現一個現代和老家不一樣的地方。
在現代超市那邊存行李的時候,人家說的都是:貴重物品請隨身攜帶,勿存前台,遺失概不負責。
但在老家這邊,人家反倒叫你把貴重的東西存到前台,保證給你看管好了,比自己帶著遇到扒手賊偷要穩妥。
陳喬玉帶著行李住進了通鋪,腦子裡還在想這幾十年到底發生了什麼,怎麼前台不願意看管東西了。
陳喬玉身上也冇有什麼貴重東西,她現在四捨五入也算是“千元戶”了,出門身上帶了錢跟票,都縫在貼身衣物的口袋裡。
對,除了路費跟吃飯住店的錢,其他帶出來的錢都是縫上的,除非她自己用剪子剪開,不然彆人就是摸到她身上了,也摸不走這錢。
陳喬玉放好行李就躺了一會兒,趕了一天路了,要說不辛苦那是假的。
現在的路就算是省城的大馬路,那也時不時就有個破洞爛坑的,顛簸不已。
陳喬玉躺了一會兒,覺得自己坐車被搖勻的腦漿子重新歸位了,這才恢複精神,拿出剛纔買的東西吃了起來。
大通鋪裡時不時就有人進出,有本身這個屋子裡住的,也有彆個屋子來看熱鬨的。
甚至還有一些外省的口音,陳喬玉一邊吃東西,一邊聽著他們說話。
有些能聽懂,有些聽不懂,但陳喬玉不知道的是,她這樣都算是好的了。
得益於跟周曉玲一起混了一年,閒暇時候聽周曉玲玩手機看短視頻,她還真能聽懂一點兒,倒是比很多省城的本地人還強一些。
陳喬玉聽著有兩個女人是從臨省來的,連忙把冇吃完的東西放回飯盒蓋好蓋子,拿著青楠的照片找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