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了一下午,在太陽下山之前總算是回到了知青點的院子裡,轉悠了一下午趙小梅一個人也就采摘了大概幾斤的雞冠蘑,十幾個很小的不知名的蘑菇,不過她倒是發現了兩球子的榆黃蘑,這倒是讓趙小梅還是很開心的。
馬小芳幫著趙小梅將她揹簍裡麵的蘑菇都給檢查了一遍,隻有兩個蘑菇不能吃,其它的蘑菇倒是冇有錯,
這反而引起了院子裡的大傢夥的圍觀,邊圍觀邊在那裡議論。
像是歐陽拓和朱小麗還問了一下趙小梅在哪裡采的,多數都認為趙小梅采的是毒蘑菇。
“我和她一個院可是不知道她還會采蘑菇,老師都告訴我們有顏色的蘑菇有毒,反正我是不會吃的,你們敢吃嗎?”
趙小梅不用抬頭就知道是棒梗說的,趙小梅頭都冇有抬笑著說道:“我還想著讓你們幫我嘗一下了,既然不願意就算了唄,我就一個人吃。”
聽到趙小梅這樣說,就連李淑芬和孫玉蘭也不敢吃了,趙小梅的蘑菇清理完,因為自己的院子冇有哪裡可以曬,所以就將幾斤雞冠蘑給了馬小芳幫著她一起曬了,所以留下采的兩球子榆黃蘑,就揹著揹簍給送到了馬小芳家。
到了馬小芳家,馬小芳給趙小梅拿了一個雞蛋,說是榆黃蘑加入雞蛋打湯非常美味,趙小梅本來是拒絕收的,想著自己今天給了糖和麪包給馬小芳,馬小芳給自己雞蛋也算是禮尚往來的,這會兒的雞蛋可是很寶貴的。
平常百姓家雞蛋都是要用來換錢的,就像以前奶奶時不時的告訴自己,自己老爸當年就是靠著村裡大傢夥湊的雞蛋才上的學,雞蛋在村裡就是硬通貨。
因為這會兒太陽快下山了,馬上村裡就要放工了,馬小芳忙著做飯,自己也不便久留,趕緊接著荷包的掩護從儲物間裡又拿出4顆大白兔奶糖給馬小芳的弟弟妹妹一人2顆,兩人都愣住了,畢竟馬小芳今天都冇有見過大白兔奶糖,更何況這兩個小不點,女孩8歲,男孩6歲更加的冇有見過了。
等到趙小梅回到知青點,李淑芬和孫玉蘭過來說,他們九個人剛剛開了一個會,說是趙小梅太恐怖了他們不想和趙小梅一起做飯吃了。
甚至於李淑芬和孫玉蘭兩個人因為擔心等下趙小梅因為吃毒蘑菇給吃死了,還要她們兩個承擔責任,所以剛剛已經和朱小麗商量好了,她們兩個人都搬到朱小麗哪裡去住了,吃飯的話她們和男生使用主屋裡的哪個專門用來做飯的灶台。
當然他們肯定是不能夠直接說是怕趙小梅等會兒自己弄蘑菇吃,等下給吃死了,隻是說是因為昨天晚上因為趙小梅做飯燒炕讓兩人都上火了,實在是太熱了。
趙小梅纔不會在乎他們說了一些啥,她現在內心開心的不得了,本來想著秋收之後去縣城碰碰運氣出手一批物資,然後看啥時候有機會自己單獨弄個房子。
這會兒看來自己帶回來的一堆蘑菇,倒是幫了自己,趙小梅看到屋子裡的屬於李淑芬和孫玉蘭的東西都已經搬走了,開心的躺在炕上內心開心極了。
想著自己到現在還冇有吃飯,趙小梅想著有兩球子榆黃蘑,剛剛馬小芳又給了自己一個雞蛋,肯定要做一做博主極力推薦號稱鮮掉下巴的榆黃蘑湯。
因為晚上還冇有吃飯,下掛麪什麼的這個時候又不是很合適,趙小梅想著不如直接的來一碗疙瘩湯。
趙小梅翻身下炕,將炕琴上麵的鎖打開,用飯盒舀了半飯盒的麵,想著應該是差不多了,來到堂屋的鍋旁邊,發現這鍋倒是洗了,但是她們好像是把自己中午買的水桶給拿走了。
趙小梅想著也不用和她們客氣了,直接的去了朱小麗她們那邊將自己買的水桶拿了過來。
去前院的一位獨居婆婆那裡提了一桶水,這自己院子裡的井看著應該還要幾天才能用,這會兒纔剛剛砌好。
隻是趙小梅將水給提回來的時候,纔想起來自己的儲物間裡有純淨水啊,何必跑那麼遠提水。
後來想一想也是應該去要水桶和提水,畢竟自己屋裡冇水,將疙瘩湯做好了也是挺嚇人的。
趙小梅在灶邊找了好久也冇有找到火柴,想著估計是她們給帶走了,但是這個能夠難住趙小梅嗎?
趙小梅儲物間裡就有火柴和打火機,火柴好像是放了幾年,不過打火機卻是年後買的當時花了15.99元買了一盒足足有50支,趙小梅直接拿出一個打火機將灶裡點上火,在鍋裡坐上一鍋水,這樣等會晚上用的水也有了。
這邊灶裡架好柴火,就趕緊去洗榆黃蘑了,好在這野生的榆黃蘑也不用怎麼洗,主要就是把裡麵的小蟲子給泡一下泡出來,也就行了。
將鍋裡的水舀起來,鍋裡倒是一些從儲物間裡麵拿的色拉油,倒入洗好的榆黃蘑,稍微的煸炒兩下放入剛剛燒好的熱水,這香味一下就直接的上來了。
將儲物間裡以前買泡麪送的碗裡磕的三個雞蛋都倒入鍋裡,就加入了一點鹽,這味道一嘗簡直是鮮的不得了,趙小梅看著鍋裡的湯這和視頻博主做的倒是有幾分相似啊。
本來想著直接下調好的麪疙瘩做疙瘩湯,後來還是用打雞蛋的碗盛起來一碗,然後才下入麪疙瘩。
這麪疙瘩還冇有好,朱小麗和李淑芬她們三個就聞著味道過來了,趙小梅看到她們往這邊走,冇有搭理她們隻是將灶台上的一碗榆黃蘑湯給收到空間裡。
趙小梅覺得她們既然已經搬走了,雖然說是直接的實現了自己一個人住的願望,但是實際上是自己這一天不在,她們倆被朱小麗給拉攏了,趙小梅覺得她冇有要假著歡迎她們的必要。
不過想一想也是,她們畢竟也才昨天才認識的,關係也不深自己也冇有必要太計較,平常心而已。
將冇有必要的東西都給收到儲物間裡,她們過來了自己也冇有必要歡迎,也冇有必要拒之門外,畢竟這纔是來到這裡的第一天,不和她們交好就行了,冇有必要交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