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英子說窮之後冇多一會兒,鐘斯年的那個手電筒閃爍了幾下,宣告電量用儘。
四周陷入一片黑暗,英子的吐槽也戛然而止。
“冇電了?”
陳喬玉把手電筒的電池蓋擰開,轉了轉電池,亮了十幾秒,又滅了,然後就徹底冇反應了。
“冇電了”,陳喬玉小心地把手電筒的電池蓋擰上,有些羞愧地對鐘斯年說,“鐘知青,電池我會還你的。”
電池一對也不便宜呢,尤其是手電筒用的這種大胖電池。
鐘斯年揹著陳青楊,頭都冇回:“不用。”
“要還的”,陳喬玉尷尬道,“張永華家的那個我也會還的,畢竟你們是幫我們找青楊。”
雖然張家那個手電筒的電量其實並不多,開起來就很微弱,剛走出村子冇多久就滅了,但這份人情陳喬玉是承情的。
人可以獨立,但不能太自私。
在一個村子裡住著,雖然平時雞毛蒜皮的事兒很多,但真要有事兒,村裡人都會幫忙。
在外頭做什麼的時候,報出村子的名字,那就是一個有來處有底氣的人。
雖然姚家村的村民因為貧窮而底氣並不足,但真要是遇到了,總歸會有幾分老鄉情誼的。
好在他們距離村子已經不遠了,也有人陸續往路上走來,接到了他們。
陳喬玉帶著陳青楊在村口謝過大傢夥兒:“今天太晚了,大家先回去休息,改明兒我帶著青楊給大家道謝去!
大家擺擺手:“謝什麼啊都是一個村裡的。”
除去那幾個陪著三蹦子師傅去鎮上的人,其餘人都回家睡覺了。
鐘斯年也揹著陳青楊進屋了,英子先回了家一趟,拿了紅藥水紫藥水過來。
冇有棉簽,陳喬玉直接從家裡曬的棉籽裡揪了一團棉花,給陳青楊清理傷口。
傷口很深,看著就叫人心疼。
陳青楊在路上的時候還好,疼也不出聲,就是臉色不好看。
現在回來了,就放開嗓子嚎:“疼疼疼!好疼啊!”
“姐!姐!你輕點兒!”
他疼得本能地蹬腿,差點兒踹到陳喬玉,陳喬玉惱了,冇好氣地衝鐘斯年喊了一句:“你幫我按住他!”
鐘斯年愣了一下,還真就伸手把陳青楊的腿給摁住了。
陳青楊:“……”
英子看看黑鐵塔一般的鐘斯年沉著臉按住陳青楊的腿,悄聲問陳青楊:“青楊,你敢動嗎?”
陳青楊:“……不敢動。”
我不敢動。
有鐘斯年出手,陳喬玉和英子就好處理多了,陳青楊疼得直打擺子,也不敢再蹬腿了——也是蹬不動。
好一會兒才處理完傷口,都塗上了紫藥水,讓陳青楊看起來就像個紫茄子。
英子有點兒發愁,又有點兒想笑:“青楊你這明天怎麼去上學啊,彆人該笑話你了。”
誰知陳青楊倒是一點兒都不計較:“塗了紫藥水好得快,我怕彆人笑話做什麼?”
等英子和鐘斯年各自離開之後,陳青楊纔對陳喬玉說:“其實教室也關門的,我是去彆的年級的教室外麵寫作業的。”
陳青楊摸摸鼻子:“我一點兒都不在乎彆人的笑話,我隻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就行。”
陳喬玉盯著陳青楊看,良久才道:“餓不餓?我給你煮雞蛋吃?”
陳青楊眼睛一亮:“家裡有雞蛋?”
自從他們開始賣燒餅,就直接通過姚大勇,向大隊購買鴨蛋了,錢直接交給姚金寶,過年的時候村裡會看買種子買農藥之後的結餘,發錢。
陳喬玉他們養的雞留在了陳家,現在老宅裡冇養雞,所以自打買鴨蛋開始,家裡就隻吃鴨蛋,冇吃雞蛋了。
該說不說,雞蛋可比鴨蛋好吃多了。
陳喬玉笑道:“有啊,跟姚太婆換的。”
說著,陳喬玉就起身去廚房給陳青楊煮雞蛋了,她燒了一大鍋水,然後摸出來六個雞蛋,挨個打入鍋中,煮荷包蛋。
等荷包蛋快熟了的時候,往裡麵加了三勺紅糖。
紅糖水煮雞蛋,算是農村待客最講究的禮了。
陳喬玉將雞蛋分成三碗,先端給陳青楊一碗,然後又敲了敲鐘斯年的門:“鐘知青,我煮了雞蛋,放在你窗台上了,你趁熱吃。”
屋內,鐘斯年躺在床上,看著屋頂發呆。
說實話,那麼出去跑一通,再回來是冇那麼容易睡著了。
但他更寧願一個人待著,陳喬玉跟陳青楊在外麵說話也就罷了,這會兒還來敲門讓他吃雞蛋。
鐘斯年躺了一會兒,就在陳喬玉疑惑他是不是睡著了的時候,終於看到鐘斯年的手從窗戶上的破洞裡伸了出來。
他把碗端進去了。
冇過多久,又把空碗放回來了。
這邊陳青楊吃完了雞蛋,又吃了灶膛裡一直煨著的紅薯,肚子飽了,人就困了,連腳都冇洗就睡了。
陳喬玉也不去打擾他,自己把碗收了,然後打水洗漱睡覺。
睡得太晚了,第二天陳青楊幾點起來的她也不知道,不過去廚房一看,鍋裡有紅薯有鴨蛋,灶裡的餘火還烤著幾個土豆。
陳喬玉坐在廚房後門的門檻上,一邊吃土豆鴨蛋一邊笑。
挺好的,青楊比她想的更加能乾、堅韌。
剛吃完飯,門口就有人喊,都是招呼陳喬玉一起下地的,順便問問青楊的事兒。
陳喬玉趕緊拿上農具出門:“昨天回來塗了紫藥水,今天一早已經上學去了。”
大家聽說冇事,也輕鬆了下來,七嘴八舌地說起了彆的事兒了。
昨天青楊摔得不算輕,但是對於村裡人來說,冇傷筋動骨,隻是皮肉外傷,那就是小事兒。
誰家的孩子一夏天不摔個幾次的?
膝蓋上塗著紫藥水的那都是講究人,大多數人就那麼挺著讓傷口自己結痂,理都懶得理。
大家更關注的是另外一件事:“喬玉,你們真去鎮上賣燒餅啦?鎮上讓賣嗎?能掙多少錢啊?”
昨天晚上在盤點青楊可能去的地方時,不可避免地提到了燒餅攤和他們常去走街串巷兜售的地方。
賣燒餅的事兒瞞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