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玉跟英子假裝冇聽到,擦桌子的擦桌子,揉麪團的揉麪團,不吭聲。
姚大勇也是眼觀鼻鼻觀心,幫著包餡兒,一句話不說。
張永華那邊又是道歉又是保證,好一會兒了,柴愛花纔算是給了他個正臉。
“以後話我不會再說第二次了,但你要是管不住你這張嘴,咱們趁早彆做這個了,老老實實回家種地去,免得在外麵惹麻煩。”
張永華一捨不得媳婦兒,二捨不得錢,哪裡願意不做生意回去種地了。
連忙表示:“我保證,以後真的不說了!以後我再說,你就打我,成嗎?”
柴愛花淡淡的,不置可否。
她結婚也半年了,張永華為人什麼樣,她太清楚不過了。
讓一個二十多年都不會好好說話的人一夜之間改變是不可能的。
她也不奢望張永華能徹底改。
但好歹知道看媳婦兒眼色,彆不知好歹。
張永華被柴愛花教訓了一通,中午就老實多了。
老老實實燒火、加水、烘烤燒餅。
說話之前都看看柴愛花的臉色,覺得柴愛花臉色好,才小心翼翼地開口:“媳婦兒,這一爐好了先彆放了,我加個炭。”
要是柴愛花臉色不好,他都不敢說話,隻閉著嘴“唔!唔!唔唔!”的示意。
等到柴愛花允許了,他纔開口。
真是叫人又好氣又好笑。
陳喬玉憋得肚子都快疼了。
中午的生意比早上還好一點兒。
早上大多是近處的人來鎮上辦事兒,不少人都是在家裡吃過的,快來快走,未必就要在外麵吃飯了。
但是中午就不一樣了,大中午才辦完事兒的,多半路上花的時間不短。
下午回去,到家就晚上了。
總不能餓著趕路。
所以中午好多人也來吃。
當然了,選擇國營飯店的人還是大多數。
但按照現在的情況,鎮上就冇幾個擺攤的,人家有些票不夠的,也樂意來陳喬玉他們攤子上吃不要票的炸醬麪。
甚至還有人拿糧食換。
陳喬玉看了眼,拿的糧食都挺好,自家種的豆子,挑得乾乾淨淨的。
便也收了,讓英子記一下,回頭分錢的時候算到她那份兒上。
他們的生意紅火,燒餅賣不賣的,也不打緊了。
另外兩家提心吊膽一天,見陳喬玉他們冇有藉著炸醬麪擠垮他們的燒餅生意,也咂摸出味兒了。
接下來的兩天,陳喬玉他們的炸醬麪生意越發好了。
不止如此,改進過的燒餅口味也更受歡迎。
香料香料,不香怎麼能叫香料呢?
這種經過現代驗證的五香粉,是被廠家的技術員和顧客的口味反覆驗證過的。
可能比不上一些真正的秘方、老手藝,但對七零這裡剛填飽肚子有啥都覺得好吃的群眾來說,這燒餅的口味是真不錯。
接連幾天,陳喬玉他們早出晚歸。
陳喬玉去現代進了一次貨——買了二十斤掛麪,兩瓶五香粉,細鹽醬油,十來斤豬肉豬油,花了三百多。
當然了,這錢不是她白出的。
一筆一筆,都計入公賬的,從公賬裡出。
比著七零的價錢加三成,另外還有一成的人情費。
陳喬玉不僅冇虧,還賺了一筆——能夠在七零自由花銷的錢。
接連幾天,陳喬玉他們的生意越來越好,忙得幾人腳不沾地的。
而那兩家的生意也不能說完全冇有,但確實不咋好。
紅姐還帶著廠裡的工人來了:“上次的事兒是我們廠領導不厚道,死活不讓我們買外麵的,訂了的也不行,叫你們吃虧了,我們現在來給你們捧捧場!”
工人有錢,尤其是雙職工或者家裡好幾個工人的那種,三毛錢一碗的麵,對他們來說不算什麼。
一連好幾天都來吃。
本來是想著來捧個場,還個人情的。
誰知道這炸醬麪就是好吃。
好多工人早上上班來吃一碗不說,還有些人下班特意繞過來,專門找陳喬玉買點兒炸醬。
帶回去配自己家的手擀麪,一家人吃,劃算一些。
陳喬玉跟柴愛花商量:“我熬醬反正是一鍋熬,多點兒少點兒差彆不大,就怕影響了攤子上的生意。”
柴愛花倒是不覺得:“乾麪條要糧票,咱們掙的不多,手擀麪咱們現在生意好了,也忙不過來,叫他們自己回去下麪條,咱們也方便。”
英子姚大勇也同意,張永華也老實點頭:“我也同意。”
鹹鴨蛋也這麼賣了,炸醬也一樣。
何況這炸醬跟燒餅不一樣,燒餅屬於三方都出了力的。
柴愛花出了配方,最開始起家的爐子豬油渣都是她弄來的。
長期保證上,英子家出了鴨蛋。
陳喬玉出了油鹽醬醋和炒餡兒的功夫。
所以這生意三家三家都有份。
但炸醬麪不同,從材料到醬,連麵都是陳喬玉出的,柴愛花他們就出個手工。
實在是不好意思分這錢。
陳喬玉想了想,說道:“這樣,在攤子上吃的炸醬麪,還是咱們三家平分,炸醬的買賣就給我單獨記個賬,成嗎?”
“成。”
柴愛花他們很高興,其實就算陳喬玉說炸醬麪的生意她自己做,他們也不會有意見的。
但陳喬玉肯讓大家一起做,自然是皆大歡喜。
而對於陳喬玉來說,這樣也是最好的。
她隔三差五就要去現代,現在還得時不時去大舅家看小雞崽的情況。
還得看書,還得處理家務——冇法子,人多的大家庭,有人負責洗衣做飯,有人負責下地乾活,有人負責看孩子。
可他們家就她跟青楊,她偶爾還得去縣城看看喬麗,去省城打聽打聽青楠的訊息。
忙不過來,分不開身。
她不能跟柴愛花和英子他們一樣,天天都去攤子上守著。
炸醬麪雖然是她的手藝,但其實光靠炸醬和麪的材料,她就已經掙了不少了。
攤子上這生意,三家平分了,她幾乎等於拿乾股。
還不用花那麼多時間。
雙贏,何樂而不為?
大家一致同意,這事兒就算成了。
眼見著他們的生意越來越紅火,那兩家人坐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