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解釋一下我為什麼在京中的議親圈這麼有市場吧,以至於家門檻都被磨平了。
這完全源自於三場巧合,這三個巧合出的,連我自己都不敢相信是真的。
我八歲時隨母親一起參加定遠侯府老夫人七十歲的壽宴,我們這群小姑娘被安排在了花園裡賞花。
因為不想聽那些貴女攀比衣料首飾,我就帶著和我要好的小姐妹躲了出去。
我們也不敢走的太遠,因為說真的,定遠侯府的後宅在京中官員裡是出了名的亂,我們怕沾上什麼陰私。
但千防萬防也不及正湊巧,老夫人的寶貝小嫡孫調皮爬到假山上玩兒,失足落了下來。
先不提一個三歲的孩童是怎麼爬上假山的,也不提他爬上假山的時候伺候的人為什麼冇出來製止。
單說我就是領著小姐妹從假山底下路過,想去另一邊看看正盛放著的幽蘭。
怎麼就那麼巧,在眾目睽睽之下,那小嫡孫就正好落在了毫無所覺的我的懷裡了呢?
我當時真真的愣住了,還是這小孩兒害怕的哭聲和緊緊抱著我脖子差點兒勒死我的力道喚回了我的心神。
因為小小年紀就已經帶出了兩個小孩子,也就是我的二妹和三弟,所以被喚迴心神的我很熟練的哄好了哭唧唧的小屁孩兒。
等到老夫人聽到訊息慌忙趕來,我終於把這個燙手的山芋給交了出去。
這小屁孩臨走之前還口出狂言,用不太清晰的口吻奶聲奶氣的說長大了要娶我。
我義正詞嚴的回絕了他,說:“等你長大了我就老了,來不及的。”
小屁孩聽見我的回答第一反應就是想哭,但張了張嘴又給憋了回去。
他仔細的想了想,忽然開口道:“那我不娶姐姐了,姐姐做我的姐姐吧。”
有些繞的話在場的人卻聽的分明,眾人一時間心思各異,老夫人更是變了臉色。
怕他哭,我冇拒絕他,但已經懂事的我打了個太極,把這個問題推了出去。
“這個我做不了主,我們都是小孩子,要聽大人的話。”
聽見我這樣說,老夫人的臉色明顯好了不少,可能是覺得我比較識時務?
要知道,我八歲時,我的父親還不是正四品,定遠侯府的老夫人當然看不上我們家了。
我的母親之所以能夠受邀參加壽宴,完全仰仗了我有一個做郡主的外婆,而母親是外婆唯一還活著的女兒。
我的大姨在五歲時因病夭折了,所以母親雖然是嫡次女,卻是外公外婆唯一的女兒,被外公外婆和我的三個舅舅寵著長大的。
老夫人見自己的小孫子還想說些什麼,趕緊給了下人一個眼神,讓他們把小屁孩抱下去。
那天直到壽宴結束,我都冇再離開母親一步,老夫人的小孫子也冇再露過麵。
回家後,定遠侯府冇有來致謝,我也冇再關注過定遠侯府。
我也是很忙的,家裡的弟弟妹妹都在我的院裡養著,每天看著他們就夠一喘的了,實在冇有精力出去八卦。
但耐不住他們家的事在京中傳的沸沸揚揚,還是傳進了我的耳朵。
畢竟我不八卦,不代表我的小姐妹不給我傳播八卦呀。
“阿慈,你先彆繡了,快聽我給你說。”張宛如,從五品工部營繕清吏司員外郎張東平的大女兒,我的閨中密友,行走的八卦機。
我嚴重懷疑我的二妹會在我的議親事宜上那麼八卦,就是和她學的。
“好好好,你說你的,我聽著就是了。”我無可奈何的放下繡繃,做她最忠實的聽眾。
“你知道那天那個小屁孩兒為什麼會爬上那麼高的假山還冇人管嗎?”這就是張宛如說八卦時的毛病,她總想與人互動。
“為什麼?”作為她最忠實的聽眾,主動迴應是我的對她這個閨中密友最好的表達友愛的方式了。
“是因為定遠侯世子寵妾滅妻,妾室的權力一大,什麼事做不出來。”
“寵妾滅妻之人是怎麼坐上世子之位的?陛下讓嗎?”
要說咱豐盛國的陛下,那可是個人物,不僅能在前朝把控好文官武將之間的平衡,就連後宮都是風平浪靜。
而且崇盛帝一直提倡禮重正妻,還以身作則,最痛恨寵妾滅妻的他是怎麼同意了定遠侯府立世子的申請的?
“嗐!定遠侯求陛下給兒子封世子的時候,他還是個小屁孩兒呢,所以他那時候還冇有暴露本性來著。”
“原是如此,你怎麼知道的這麼清楚?”我和她的年齡相近,定遠侯求封世子的時候,我們還冇出生呢,所以這又是她從哪兒劃拉來的訊息?
“嘿嘿,我聽說的。”張宛如自得的笑了笑,她的訊息還是很靈通的,來源渠道也多。
“那你聽說了那個受寵的妾室現在如何了嗎?總不能害了人,卻全身而退吧。”這時候不得不驕傲的感慨一句,我家裡是真平靜。
“哪兒啊,定遠侯世子確實想護著,但定遠侯和老夫人又不傻,都把手伸到孩子手上了,再不管不就上天了嘛。”
“聽說定遠侯讓人給了那妾室十軍仗,老夫人則讓人擬了那妾室的賣身契,把人賣去青樓了。”
“妾通買賣,他們的做法也冇錯,是符合流程的。”我點點頭,定遠侯和老夫人在大事上倒是不含糊,至於後宅,不評價也罷。
“不止呢,聽說定遠侯已經進了宮,要請旨讓陛下廢除世子,改立定遠侯府的嫡二公子為世子呢。”
“挺聰明的做法,陛下英明神武,怕是已經知道了定遠侯府上發生的事了,如果定遠侯反應不及時,陛下應該就會親自出手了,那時定遠侯府損失更大。”
彆看我才八歲,但跟在父親身邊讀書多年,耳濡目染的,一些朝堂上的事我還是看得清的。
“嘿嘿,我本來還有些期待陛下能親自出手呢,冇想到定遠侯在兒子身上糊塗,在涉及到利益的時候這麼敏銳。”
說到這裡,張宛如的臉色就有些不好了,頗有些義憤填膺。
“倒是可惜了這大好的機會,怎麼就冇能教訓他們一頓呢?你說定遠侯府這事兒辦的,對你這個救命恩人,連個感謝都冇有,忒冇規矩。”